東協廣場曾經歷市場時期,然後改建成大樓,遭幾次祝融後人潮銳減,卻正好迎來開放外籍移工的時代。鄰近台中火車站的它,順勢的成為跨海移工休閒的秘密基地,自此成為在地人心中神秘又陌生的一塊。2022年夏天,我們在這裡目擊婚禮現場,於是展開一場田野調查,挖掘在台移工婚禮產業鏈的模樣。
(按下箭頭解鎖更多內容!)
2022.05.14下午 發現隱身廣場裡的各國餐廳
2022.07.22下午 在東協廣場發現新越南餐廳—B&T
2022.08.03中午 揪團去B&T越南餐廳吃飯兼場勘
2022.09.07下午 二訪印尼看護工Lika
2022.09.18 14:00-17:00 活動現場:窺探在台印尼婚禮產業鏈
2022.05.22中午 初遇東協廣場禮的喜事
2022.07.25下午 東南亞超市的N種用途
2022.08.10下午 初訪印尼看護工Lika
2022.08.10下午 場地選定第二次確認
How Might We?
利害關係人
行動內容
行動限制
社計理念
在台中求學生活邁向第四年,東協廣場是我認識台中舊城區的重要起點,過去三年來,曾因為系上報告而在東協廣場週遭觀察,也曾因為新住民二代的身分,參與東協廣場內的非營利組織所辦理的活動數次,並有感於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籍的移工或新住民的包容度較低。
不過,當移工與新住民走進東協廣場,就像是回家鄉一樣,身旁的人都跟自己有相似的遷移經驗,說著熟悉的母語,而架上的商品全是家鄉味,在這裡生存的店家,或是來到這裡的異鄉人,在這棟建築裡面反而建立起他們的專屬社群,於是有了一些台灣人意想不到的活動在東協廣場發生。
東協廣場成為外籍移工假日的聚集地之後,鮮少有在地人再此空間消費,並將東協廣場視為髒亂、吵雜、複雜、衝突的代表,市政府與民間單位近年來透過許多公開活動展現東協廣場的多元性,試圖消弭本國人對於東南亞籍移工的歧視與偏見,然而距離台灣社會走向真正的多元共榮,仍有一段進步的空間。
在台灣,有許多老街推出出租旗袍或和服遊街的服務,也吸引許多觀光客租借拍照留念,而東南亞各國也有其獨特的傳統服飾,比如越南的國服、印尼的祭祀套裝與婚紗,都是具有文化意涵的服裝。但這些服裝與餐食除了在公開文化活動之外,台灣社會鮮少有機會一睹其光彩,因此本計畫將以在台的印尼婚禮為核心,細究婚禮過程所需的人力與技術。
本計畫期待能拋開新聞媒體為社會大眾建立的刻板印象,轉而以移工真實的休閒場域出發,看見他們工作之外的那一面,並且聚焦於「移工在台灣舉辦婚禮」,展現總是給人髒亂、吵雜印象的東協廣場,鮮為人知的一面— —作為移工婚約的浪漫起點。
接觸移工議題三年了,終於瞭解到能夠成為分享者的程度,心裡沒有太多的緊張和不安,但心底很感謝這個暑假陪伴我穩穩的走過這一段日子的好伴、1095、中教大,也很開心能夠挖掘這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事情。
當天的分享中,有一個篇幅談移工的勞動情形,休假時間與可運用的金錢,或多或少的影響了這些人為什麼(能)發展出婚攝、婚秘……的斜槓人生。
我知道許多移工們仍然受現今的社會結構所困,但我還沒能夠改善它,所以,我選擇那個我最喜歡的概念— —「能動性」來發展這次的活動設計,呈現這群人如何能突破結構的限制或展開抗拒權力的行動。